“陛……陛下,您请随臣来。”

    魏玄成知道自己是劝不住秦宁了,准备让他看一下现实,或许能让他打消心中荒诞的想法,带着秦宁一直往前走,没一会一块近三亩地荒田出现在了两人视线中。

    田中,一家五口正在辛勤的劳作。

    老妇在后面扶着犁耙的把手,年轻的孩子趴在犁耙上配重,正前方是三个把麻绳绕过肩膀的男人,双脚蹬地用尽全身的力气往前拖拽犁耙,因为太过吃力、劳累,一家五口每隔三五米就要休息一会,不过翻地的效果却不尽人意,只能翻出巴掌宽的一片新土。

    秦宁目测了一下,按照这种翻地的速度,这一家五口至少要半个月才能把这片地翻完,如果一家有十五亩地,光翻地都要翻两个多月,太浪费时间了!

    怪不得古代的农民一年四季都在田地里劳作。

    “老伯。”

    趁着一家五口休息的间隙,魏玄成快步走了过去,朝最年长的老者问道:“这都春天了,别人家的稻谷都快抽穗了,你家为什么才犁地啊?”

    “哎。”

    老人用手擦去额头的汗,甩在地上,叹了口气道:“谁让我家儿子多呢。”

    “老伯,你这话说反了吧?儿子多不应该干活更快么?”

    秦宁一脸疑惑,他出生在北方农村,在他们村里,如果谁家儿子多,那他家里一定有钱,女人也愿意嫁入这样的家庭,因为儿子多代表着劳动力多、能挣钱,别人也不敢欺负他们。

    所以有的家庭,就算已经生了四五个女儿,哪怕家里已经养不起了,把女儿送人也要接着生,就为了要一个儿子。

    尤其是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,一个男丁就意味着家里以后会多出一个壮劳力,在眼前这个老伯眼里,儿子怎么就成了累赘呢?

    “老汉我有四个儿子,其中两个在战场上负了伤,丧失了劳动力,但在县衙的官册上他们还是男丁、壮劳力,所以是要服徭役的。”